消溶肝膽結石片治愈膽汁性肝硬化1例
發表于:2015-08-19作者: 瀏覽:2417
消溶肝膽結石片治愈膽汁性肝硬化1例
浙江省上虞市章鎮中心衛生院 (312363)孫法元
筆者曾收治過1例膽汁性肝硬化患者,采用四川旭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石方牌消溶肝膽結石片為主治療,獲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,F報告如下。
陳某,女,45歲。1995年4月6日因發熱、黃疸、右上腹疼痛陣發性加劇3天以“膽石癥”、“阻塞性黃疸”住入某院,經消炎抗菌、利膽止痛及支持療法等治療,至4月10日未見好轉,4月11日自動出院,出院診斷為:(1)右肝內膽管結石;(2)總膽管擴張,總膽管下段結石;(3)膽汁性肝硬化。次日經人介紹來我處診治。癥見:面色黧黑,面目全身膚色晦暗發黃,騷癢難妒忍,形體消瘦,食欲欠佳,大便已四日未行,小便短少而黃,舌質紅邊有瘀斑,苔灰膩,泳弦細數。中醫辯證為肝膽濕熱,肝郁血瘀。治療以消溶肝膽結石片為主,每次6片,一日3次,飯后服;輔以中藥煎湯內服:柴胡10g、枳殼10、焦山枝10g、生軍15g、綿茵陳30g、虎杖30g、片姜黃20g、郁金20g、莪術10g、丹參30g、赤白芍各15g、雞內金20g、蒲公英30g、金錢草30g、六一散20g,水煎三次是,混合分三次飯后二小時溫服,隔日服一劑,一月后復診:黃疸漸退,皮膚瘙癢減少,胃納轉佳,大便通暢日1~2次。B超檢查:膽總管不擴張,膽總管下段結石消失。續服消溶肝膽結石片和中藥原方加減,每3日一劑,連續服用3個月,B超復查:肝腫,肝右前葉肝內膽管結石消失,諸癥均瘥。
按 膽汁性肝硬化在臨床上較為少見,其發生與肝內膽汁淤積和肝外膽管長期梗關。此例膽汁性肝硬化為典型的肝內外膽管結石引起肝內膽汁淤積。根據祖國醫學理論,本病多由肝膽濕熱壅滯日久,肝郁氣滯,膽汁淤積,瘀血阻絡所致。治療上以疏利肝肝膽,行氣活血,軟堅化積為法。消溶肝膽結石片為謝石方教授家傳祖方,由黃連、吳茱、良姜、香附、枳殼、白術、建曲、牛膽浸膏等13味中藥組成,有消溶肝石,理氣調肝,和胃止痛之功效,配合清利濕熱,疏肝解郁、活血化瘀中藥煎湯內服,能使濕熱清,氣滯解,瘀血化,結石排,積聚散。
參考文獻
1 夏德全,實用內科學,第9版,北京;人民衛生出版社,1993;1447
2 沈明興,肝膽腎結石與溶石療法,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,1995;99
(1999-00-08 收稿) 本文編輯:朱曉莉
刊于《醫藥實踐雜志》2000年第14卷第1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