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終端,誰做誰知
道?
發表于:2015-08-19作者: 瀏覽:2415
“第三終端”概念越炒越熱的時候,眾多被市場纏得喘不過氣來的醫藥企業似乎一下找
到了機會,就象當年美國牛仔蜂擁去西部淘金,恨不得大旗一舉即得黃金千萬。但事實情況如何呢?
第三終端真的是每個制藥企業的“奶酪”嗎?
中國的產業發展大凡都要經歷慘烈的絞殺過程,幾十年計劃經濟的桎梏一旦放開,市場的話語權
一旦被激活,任何產業便都逃脫不了優勝劣汰的洗牌過程。醫藥產業因為其直接關系民生的特殊性,
政府放開較晚,監管較嚴,所以許多其它產業早已經受過的市場洗禮近幾年才開始迫近。在家電、日
化等產業已初步博奕出品牌大鄂,并大踏步闖進國際舞臺的時候,醫藥產業的競爭才漸露猙獰。當第
一終端、第二終端招術用盡人滿為患的時候,有人突然發現:農村市場好象還沒人進入,于是,忽啦
啦一下,新大陸又出現了。
筆者浸淫醫藥市場多年,也禁不住誘惑悶頭追著“第三終端”跑了一回,得出幾許感慨,今記錄
如下,以供后來者三思。
一、 什么是“第三終端”?
叫嚷了半天,我至今仍不明白“第三終端”的準確定義,就象追了半天還不知道女朋友姓字名誰
。都說要搶占“第三終端”,先不說怎么搶,只問:第三終端在哪?搶誰?
業界的通行說法,第三終端就是鄉鎮的醫藥終端,果然?我不這么認為,我認為所有二級以下的
醫療機構都屬于第三終端,至少包括以下幾類:
城市:
·n城鎮社區服務站、街道醫院
·民營醫院、?崎T診(紅十會、計生站等)
·廠礦校醫務室、職工醫院
·部隊醫院
·私人診所鄉鎮:
·鎮衛生院、
·村衛生室(所)
·鎮、村診所
·鄉村赤腳醫生
二、 搶占“第三終端”的內功心法?
老祖宗說: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又說: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
要做第三終端,首先要“知彼”,然后要“知己”,再然后“利其器”,如此事方可成。
先說“知彼”,高明的獵手都必定通曉每種獵物的習性,上面列了這么多的“獵物”,它們的“
生活習慣”如何?所以先要了解采購機制、采購規律、用藥習慣,然后才能投其所好,有的放矢。
。ㄒ唬、購藥機制基本可歸為以下幾種。
1.藥品招標:部分國有衛生院、社區服務站等國有醫療機構
2.政府指定商業配送(兩網配送):鎮衛生院、村衛生所
3.藥房托管:鎮衛生院
4.自主購藥;診所、私人醫院。
。ǘ、用藥習慣:
第三終端的用藥與第一、二終端存在顯著區別,概括來說,第一終端用藥以新特藥為主,因為它
們要“以藥養醫”,藥當然越貴越好;第二終端以廣告品種和醫保品種為主,這個道理應該都能理解
,第二終端是老百姓主動消費藥品的場所,什么藥品能讓他主動?消費心理風險低的品種!被廣告說
服了,心理風險低,醫保品種省錢,心理風險更低。
第三終端也屬于醫療機構,用個不形象的比喻,歸屬于“拾遺補缺”一類的角色,因此,以治療
常見病、多發病、慢性病的普藥為主。如:.解熱鎮痛類(感冒、發熱、頭痛、咳嗽等)、消化系統
類(胃腸道疾。、皮膚用藥、外用藥、普通的抗生素、中成藥、慢性病用藥等。還有一點一定要提
醒,第三終端因不象第一終端那樣可以*診療費用獲取高額利潤,所以,它必須在藥品劑型上動腦筋
。針劑與口服制劑相比,因為具有價格透明度低和被動消費的優點,利潤空間大,所以在第三終端最
受歡迎。
第三終端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社會中下層人群,而不能簡單以城市、農村來進行區別,誰能說農村
沒有富人?誰能說城市沒有窮人?因此,對藥品的價格非常敏感。如果想做“第三終端”,就不要幻
想能獲取多高利潤。好在中國制藥企業產能過剩,普藥同質化程度高,低價產品俯首皆是。
再說“知己”,盤清了第三終端的采購機制、用藥習慣,接下來你就要盤整一下自己的資源,公
共關系、產品結構、營銷網絡、客戶關系等是否能支撐。
“長三角”、“珠三角”等許多地區的國有第三終端都需要招標采購,你有這方面的公共關系資
源嗎?許多“新農合”試點地區的第三終端需要政府指定商業配送,你有地方政府的資源嗎?你的產
品結構附合第三終端的要求嗎?你的商業客戶網絡具備第三終端的配送能力嗎?你有足夠的銷售隊伍
嗎?
假設以上條件都基本具備,下面要做的事就是:“利其器”!重新調配和整合企業資源。
三、 搶占“第三終端”的招術:
。ㄒ唬、選擇合適的產品群:
從現有產品群中選擇合適的產品群,抗菌素是必需的,而且最好針劑和口服制劑都有。因為從我
掌握的調研數據來看,抗菌素目前是第三終端使用量最大的品類。其次是解熱鎮痛類。這些品種最好
要有二十個以上,否則無法形成規模效應,也無法承擔營銷成本。因為第三終端的服務人群決定了它
只能是普藥消費的主要市場,普藥的高同質化使其產品利潤已壓縮到極致,如果沒有銷售規模,如何
支撐得起營銷隊伍?
其實有一點必須注意,現在大家都嚷嚷著叫“第三終端”,似乎“第三終端”還是一塊末曾開墾
的處女地,果真如此嗎?我看末必,第三終端一直存在,該用的藥一點也沒少用,只不過以往企業沒
有象現在這么關注而矣。隨便拿一家商業的銷售流向單來看,第三終端比比皆是。這么說都明白了,
不是沒做,只不過以往一直是*商業來做,自己沒有親自做而已。為什么沒有親自做?利潤太低,養
不起銷售隊伍嘛!所以我說,你要做第三終端可以,但請先想想你夠不夠格?如果沒有這么多合適的
產品怎么辦?我勸你趁早不要趟這淌混水。
。ǘ、產品價格定位:
選好了產品就要重新理一下價格,太高的要降一點,否則無法參與競爭,太低的要漲一點,否則
無法保有利潤。這話說得很虛是不是?是虛,我也不知道應該訂什么價,因為我不知道你的生產成本
,也不知道你的品牌如何,所以我只能告訴你,取同類品種中檔偏下的價格比較合適。
價格永遠是和品牌聯系在一起的,非?蓸焚u不贏可口可樂是因為品牌不如人家,因此,如果你
有一定的品牌,價格不妨高些,因為品牌是要錢打造的。如果你沒有品牌,就只能*價格優勢了,當
然,前題是必須有品質保障!
。ㄈ、渠道布局和選擇:
都知道第三終端點多面廣,因此做好第三終端的首要條件就是選好配送商業。商業就好比部隊的
后勤供給線,前方戰力再強,如果供給跟不上,同樣無法克敵致勝。
對于渠道布局和選擇,給大家幾點建議:
1.客戶結構要下沉,每縣、甚至鎮(富裕地區)都要考慮選擇分銷商;因為相比較而言,第三終
端更多集中在縣域。
2.客戶選擇要根據客戶網絡和區域主攻終端類型:
這句話有二層意思,其一,如果你選擇的商業與你要做的終端沒有業務關系或關系僵硬,這就是
個錯誤,因此,在決定是否簽下分銷協議之前,建議你先看看它的銷售流向單,它的配送半徑有沒有
涵蓋你的終端市場;
其二,每家商業的客戶結構都是有區別的,有的以第二終端配送為主,有的專做某一類第三終端
,比如村衛生所、診所,假若它的客戶結構與你要搶占的目標終端不符,你就要考慮另選一家了。因
為商業的客戶結構是長期積累下來的,無法在短期內調整。
3.客戶數量要根據終端網絡互補情況:
選擇分銷商要落到一地、一縣來考量,不能太泛。就一個縣級市場來講,選幾個分銷商既要看產
品結構,又要看客戶網絡。因為這里講的都是第三終端,產品結構早就定性為普藥,所以以第一終端
為主的客戶可以先不考慮。有些富裕市場,由于市場容量較大,商業競爭激烈,商業的客戶網絡會細
分得很清楚,一家商業無法滿足所有第三終端的配送要求,這時就必須考慮多選幾家互為補充,怎么
選?還是要看各自的客戶結構。
4.非協議商(小三批、藥販子、批零店等)的開發與管理;
國內商業的發展很不均衡,東北、西北、華北與長江以南的區域相比就相對簿弱。而“三北”市
場地廣人稀,商業運營成本較高,因此存在很大的市場空白。這些市場空白目前被個體“藥蟲子”、
批零藥店所填補,要做第三終端就必須取得這二類客戶的支持。
但因為業務量小,這類客戶一般不把企業返點放在眼里,必須另想辦法激勵。而且事先還必須與
一級商取得共識,對出貨價格、帳期、分銷區域等都要作出明確規定!
。ㄋ模、組織架構設計:
“組織先行”是做事情的前題,戰略方向一旦明確,如何設計銷售組織架構就是關鍵。首先必須
明確一個認識:要占領第三終端,除了自建銷售網絡別無他法。自建網絡需要成本,網絡建多大跟企
業的承受能力有關,不能一概而論,因此,我這里不考慮營銷成本因素,而純銷從滿足搶占第三終端
的技術要求來談。
1.地級以上市:
將現有銷售人員根據企業產品結構重新定位,一類主攻第三終端;目前大多數企業都在主攻第一
、二終端,城區第三終端只是附帶運營,事實上,一、二、三類終端因為價值取向和獲利手段都不同
,因此營銷模式存在極大差異,有必要安排專人負責。
城區第三終端分布相對緊湊,因此人數安排無需過多,建議以一人管六十家左右客戶為上限配置
人員。
2.縣及以下市場:
以縣(富裕地區以鎮)為單位劃分市場,一縣一人,不區分終端類型;一縣或一鎮的所有終端都
由終端經理負責;
好了,更多話還是留待以后有機會再說吧,實在是這事本身太復雜,一篇文章很說的清楚。
摘自《中國營銷傳播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