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石讓人狂
發表于:2015-08-19作者: 瀏覽:2661
膽石讓人狂
膽囊結石分為癥狀性膽囊結石和無癥狀性膽囊結石。有癥狀的膽囊結石需要及時處理,病人一般
沒有異議。但對于無癥狀的膽囊結石,治還是不治?治療的話,是切除膽囊還是保膽取石?是開刀進
行微創手術?還是用藥物溶石或體外沖擊波碎石?
無癥狀,治不治
據統計,我國膽結石發病率已達11%,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:5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約為10%;到
60—69歲,即升至38%左右;80歲以上者,更達到50%以上;女性多于男性。
膽結石是一個“雙面人”,發怒時,可讓人痛得生不如死;安靜時,什么感覺都沒有;甚至有超過一
半的膽結石病人,終生毫無癥狀。
對膽結石的診治,醫學上主要有兩派意見:手術派和保守派。
手術派認為:雖然膽結石目前乖巧,但它也許會翻臉,引起急性膽囊炎或膽管炎癥,到時仍要“挨一
刀”。再者,膽囊結石有癌變的可能。讓結石長期存在,無異于留個炸彈于體內。因此,不論膽結石
是否有癥狀,均應切除有結石的膽囊,一勞永逸。
保守派認為:如果膽囊結石與人相安無事,何必驚擾它?有一個研究,對無癥狀性膽結石的病人隨訪
了20人,結果發現,50%以上的病人,并沒有發生急性炎癥;即便急性發作者,即時切除膽囊,效果
也不錯。另外,比起其他癌癥,膽囊癌發生率并不非常高。
目前,大多數醫生認可保守派的態度。病人確實沒有癥狀,膽囊結石不多,膽囊功能尚可的話,可以
暫不手術,只要定期復查即可。如果出現腹痛、發熱等膽囊炎或膽管結石等癥狀,則要趕緊手術治療
。
但一些年老的病人,尤其是合并一些慢性疾病的膽結石病人,醫生建議病人在慢性疾病的緩解期或控
制良好的情況下,應盡早手術,否則,當膽囊結石急性發作時,慢性疾病未控制好,年齡增大,手術
的風險因素無疑就會增加了。另外,據研究顯示,直徑3厘米結石的“行兇”率是1厘米結石的10倍。
因此,若膽囊結石的直徑超過3厘米,建議手術切除膽囊。
膽囊 ,保還是割
其實保膽與切膽之爭,在醫學上也是一直存有爭論。
保膽派認為:膽囊和扁桃體一樣,也是一個有免疫功能的器官,不應隨意切除。再者,切除膽囊后,
有的病人出現消化不良;有的會出現反流性胃炎、食管炎,有胃脹、胃疼,口吐苦水、酸水等癥狀。
另外,切除膽囊后,結腸癌的發病率有所增高。
對此,專家一致認為,保膽取石術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手術。因為膽囊是生產結石的工廠,光把庫存的
結石取盡,工廠仍可繼續生產結石。若結石再生,病人不可能反復取石,因為每一次取石都有創傷,
且再次手術的風險更大。
對“切了膽囊結石影響消化功能”,專家表示消化功能是好是壞,關鍵看肝臟分泌膽汁的情況。切除
膽囊后,膽管會擴張,代替膽囊的功能。
盡管膽囊切除后,對人的消化功能尤其是脂肪類食物的消化,有一定程度的影響,會產生一些消化不
良的癥狀,但其影響是有限的,病人是可以調理過來的。對于一些膽囊功能已受損的病人來說,切除
病變膽囊后,其消化功能往往有所改善。
至于膽囊切除后,是否會增加結腸癌的發病率,“目前還沒有定論”,醫生如是說。
(據《家庭醫生》)